8月初新高三的學生們陸續開學了,十年磨一劍再經歷最后一年劍要出鞘了,面臨最后的沖刺,學生們不敢怠慢,家長更心急如焚。 那么作為一名準高三家長您需要做什么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高三呢? 高考生面對的問題有很多,家長要當個多面手,扮演好多個角色。 建議高三家長在高三一年的時間里,要做孩子學習方法上的助手、學習過程的秘書,時間安排的管家,危機管理的專家、飲食上的營養師等。 很多東西在學校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已經做了工作,家長應以老師的工作為基礎,和老師保持經常聯系,再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做好工作。
2.jpg (23.13 KB, 下載次數: 223)
下載附件
2017-8-10 17:14 上傳
高三生的5個心理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激情期 8月至11月是孩子準備高考過程的“激情期”,這時孩子的表現為積極、勤奮,努力,投入,充滿信心,在這一時期,家長要做的工作就是保障后勤供給,不要多說話。 第二階段:疲勞煩躁期 12月至明年1月是孩子準備高考的“疲勞煩躁期”,孩子表現為:身心疲憊,情緒低落,心情煩躁。 在這一時期,家長要做的工作是營造輕松愉悅的環境,改善孩子的情緒,不要因生活小事與孩子發生爭吵,以免影響孩子的情緒,不要著急,相信孩子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快會調整好的。 第三階段:否定懷疑期 明年的3月份是隨著二輪復習的到來,有些同學成績有較大提高,他們會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但是也有不少同學經過幾番努力,排名依然沒有進步,或者說自己的排名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他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不敢肯定自己今年還能否考得上大學,腦海里一片茫然。 這時孩子最需要家長給予切實的鼓勵,自己努力,排名沒有進步不代表自己的成績沒有進步,因為別人也在努力,別人沒有坐在那兒等著你,實際上是大家都在進步,排名不進步不代表考不上大學。 第四階段:不自信放棄期 明年的4月份隨著三輪復習的開始,一部分孩子因為對自己自信不足,產生了放棄的想法。 這些孩子之所以產生放棄的想法是因為他們只跟自己周圍的同學比,只跟同年級的同學比,其實他們忘了他們應該比的是全省的學生,跟他們比自己還是很有優勢的。 第五階段:恐懼焦慮期 到了明年5月份,隨著高考的臨近,所有的孩子都會或多或少產生恐懼心理和焦慮心理。 這時家長千萬不要用“不要緊張,不要害怕,考不上不算什么,明年再考”之類的話語去安慰孩子,因為這樣的話只能使孩子更加緊張,可以找較為專業的人給孩子一些建議,要不然就是保持沉默,等待學校給孩子做工作。 家長調整好心態控制情緒家長應努力營造一個溫馨輕松和諧的家庭氛圍,不要刻意制造一個一切為了學生的高考緊張沉悶壓抑的氛圍,少談高考反而有利于高考; 家長之間要和諧,減少矛盾,“高考無戰爭”;“看透不說透”———一種心照不宣的溝通和提醒;不過度關愛。 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平常心、平靜心、理解心、愛撫心、激勵心、信任心;高考快樂,快樂高考;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復習方式、尊重學生的應對策略,只要學生是對的就可以。 家長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安慰學生應對各種煩惱,如:記憶力下降;水平不升反降;考場緊張;壓力和焦慮等。 家長要降低期望接受現實家長要降低期望值,寧愿低些也不要太高,壓力寧愿小些也不要過大。過高的期望會造成家長心態的失衡,會給學生施加不當壓力。 怒其不爭,可能會造成學生的退縮逃避;責怪埋怨,可能會造成學生的心理逆反;高分要求,可能會使學生望而生畏;學習施壓,可能會使學生無所適從。 特別提醒家長,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學生現實表現和現有能力,合理施教:變怒其不爭為激勵促進;變責怪埋怨為冷靜勸導;變高分要求為適當指標;變學習施壓為放松調節。 鼓舞孩子的士氣,給孩子積極的暗示只要稍加注意,就會經常聽到周圍的人在聊起自己的孩子時常會說:“我的孩子怎能和你的孩子比呢?腦子不好用”等等。 沒有比這更傷孩子的心了,特別是這種話是從他的親人口中說出來的,結果可想而知,這樣他們就會失去在學習方面的信心,甚至有的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叛逆和對環境的仇視情緒。 積極的暗示,特別是這種暗示來自親人、朋友或老師,幾乎肯定會對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產生良好的作用,但是來自親人的暗示,常常會有夸大和期望的成分。 所以,不要輕易地給孩子下定義。當孩子確實在某一階段,某些方面做的不夠出色或遭遇挫折時,家長不妨說:“我相信你下次會做的更好”“你一直是最棒的”等。 任何考試,都需要考生有一個必勝的信心,高三年級的孩子們最需要的是家長的鼓勵,有進步的孩子,要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偶有失誤的孩子,鼓勵他們找到失誤的原因和避免再失誤的方法,要給孩子一個可望而且可及的目標,不要總拿高考狀元作比較,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親戚朋友的孩子作比較。 全力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但要適度 高考備考是一場持久戰,身體是很重要的,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好后勤工作,保證學生早上來校之前吃上豐盛的早餐。有條件的話中午可以安排地方讓學生午休一個小時,這對孩子很重要,不管您的工作有多忙,這一年,孩子的事是最主要的。 學生迎接考試,家長做好后勤保證,這是每位家長都必須具有的服務意識。 從學生的心理感受方面看,家長的關心未必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學生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來好心相問:“復習得怎樣了?”學生剛進入連續思考狀態,媽媽端來一杯熱湯:“先喝了再復習”,此時,學生不得不切斷思路。學生坐在書桌旁專心學習,家長把牛奶悄悄送上就行。 另有一些家長,臨到考試時就怕學生吃不好,影響了考試,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結果大魚大肉,使學生生理失調,學習精力不濟,甚至影響了身體健康。 更有一些家長,從廣告上東查西找,給學生買營養品、補腦液一類,希望創造以吃促學的奇跡。從曾經這樣“吃”的同學反映的實效性看,往往是白花錢,不頂事。 因此,家長的心理關心要細致,物質關心要科學。平時住校的學生,考試期間仍應住校。家長平時不常到學校看學生,考前和考試期間也沒有必要伴在學生身邊。 常與孩子溝通切忌嘮叨,和老師保持良好溝通每一位家長都要找時間和孩子溝通,但不要嘮叨,特別是住校生,家長更要和學生多溝通,最好晚自習結束后利用電話聊幾句,要讓孩子感覺到并不孤單,這樣的交流能給學生在艱苦的高三帶來無比的溫暖和強大的動力。 師生、家校的配合非常重要,家校配合、師生團結能夠迸發出無盡的力量,是獲得好成績的重要保證。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什么情況,家長應隨時觀察孩子情況,和老師保持良好的、正常的溝通,確保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
3.jpg (25.96 KB, 下載次數: 222)
下載附件
2017-8-10 17:14 上傳
1 家長八大忌語 忌語一: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學! 忌語二:你一定要在班里考到第幾名! 忌語三:12年的學習,關鍵就在這次考試,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忌語四:這次考不好不要緊,明年可以復讀。 忌語五:什么事情都不要你做,你只要好好復習就行了! 忌語六:好好復習,高考時來個超常發揮! 忌語七:去年誰家的某某考上了某某大學,你像他一樣就好了! 忌語八:你這一場考得怎么樣? 2 減壓妙招 考試來臨,學生面對壓力,家長生活得也不輕松,但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同時要給學生減壓。這里給家長介紹幾種減壓法,不妨一試。
第一招:為學生打氣 不要讓學生單獨面對壓力,讓他知道全家人都和他在一起,為他打氣,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問題。當學生情緒有變化的時候,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戰勝困難。 第二招:給予贊美和肯定 家長平時要多發掘學生的優點,給予他們贊美和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第三招:要有放松心情的時間 家長的情緒會影響學生,試著放下擔心,放松心情,利用空余時間陪學生到戶外散步、做些有益身心的運動,讓腦筋稍微休息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