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乍暖還寒的季節,最容易使人感冒咳嗽。要知道,咳嗽咳起來那可是真要命啊!來學學如何止咳護肺,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節里自由地呼吸。 何為“春咳” 春季氣溫較冬季高,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加快,此時人體陽氣剛剛升發,但防御能力尚不強,又遭遇多變的氣溫,加上自然界中的各種過敏原,如花草、塵埃比冬季也明顯增多,人體的呼吸道受到侵犯后出現咳嗽、咳痰,因時逢春天,故稱之為“春咳”。 ![]()
中醫將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我們所說的春咳是指因氣溫驟變人體在短時間內感受外邪所致急性外感咳嗽,但是若不及時治療,會逐漸損耗人體正氣,病情就可能由外感轉為內傷咳嗽,使得病程延長,病情更復雜。 知道了“春咳”是怎么回事,咱們就來學學如何止咳護肺吧~ “止咳神藥”的偏方要慎用 烤橘子、鹽蒸橙子、大蒜水、川貝蒸梨……感冒咳嗽了,朋友圈里各種各樣的偏方就都冒出來了..... ![]()
家里有人一咳嗽,家長們就心急如焚,除了吃藥外,還到處尋找偏方治病。不過,這些被稱為“止咳神藥”的偏方靠譜嗎?是不是適用于所有人呢? 有些止咳偏方的確有一定的基礎藥理與保健作用,但治療咳嗽的偏方循證醫學證據不足,只能作為輔助治療,而有的反而會加重病情。如吃生姜片止咳,生姜性味辛,微溫,對于風熱咳嗽可能起不到止咳作用,甚至使咳嗽加重。 川貝蒸梨中的川貝性苦、甘、微寒,主要功能是潤肺止咳,并不是所有感冒咳嗽都適合。素體陰虛復感外邪所致的咳嗽,出現口咽干燥,咳嗽少痰或沒有痰,這類癥狀的可以吃一些川貝枇杷膏或者用川貝蒸梨水喝。而舌苔厚重,痰濕較重的,如果吃川貝反而會使咳嗽加重,病情反復發作,導致久咳不愈甚至遷延。另外,兩歲以下的孩子,由于脾胃功能較差,建議慎用川貝。 辨明咳嗽類型再治療 “春咳”是外邪侵襲于肺所致,臨床上較常見的有風寒咳嗽、風熱咳嗽、肺燥咳嗽。起病較急,病程短,一般還伴有外感的癥狀,像發熱、鼻塞流涕、頭痛咽痛、出汗口干等。 ![]()
不同類型的咳嗽在用藥上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先來學習一下各種類型的辨別方法: 風寒咳嗽常見頭痛、惡寒輕熱、無汗,鼻塞、流清涕、打噴嚏,咽癢,咳嗽痰稀色白,舌苔薄白。 風熱咳嗽常見頭痛、惡風發熱、汗出、口渴、咽干、咽痛,鼻流黃涕,痰黃白而稠,咳痰不爽,舌苔薄黃。 肺燥咳嗽常見頭痛、發熱、口鼻發干,咽癢、干痛,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舌尖紅,舌質干而少津液。 風寒咳嗽可服風寒咳嗽丸、通宣理肺丸、小青龍合劑、桂龍咳喘寧膠囊等;風熱咳嗽可服用羚羊清肺丸、川貝枇杷糖漿、桑菊感冒片、止咳枇杷露等;肺燥咳嗽可選用清金止嗽西瓜膏、秋梨潤肺膏等治療。 外感咳嗽以風熱咳嗽多見,少數外感初期表現風寒咳嗽,后期多兼熱癥,咳嗽日久或素體陰虛之人外感可表現為肺燥。 簡單食療方學起來 1風寒咳嗽 生姜蘿卜蜂蜜水: 配料:生姜3薄片,白蘿卜3-5大片,大棗3枚,蜂蜜30克。 做法:將材料放入鍋中,加水3-4碗,燒開后轉小火25—30分鐘左右,去渣加蜂蜜,煮開。 生姜散風寒,蘿卜化痰止咳,大棗和胃。 生姜杏仁湯: 配料:生姜6克,杏仁10克,鹽4克,甘草5克。 做法:杏仁泡洗后去掉外皮和內尖,生姜去皮與鹽一起搗碎,甘草研細末、微炒,搗碎后一同拌勻,用開水沖成湯即可飲用。 ![]()
杏仁止咳平喘,生姜辛溫散寒發汗,化痰止咳,甘草祛痰止咳,調和諸藥。 2風熱咳嗽 桑菊杏仁茶:桑葉9克,菊花9克,杏仁6克(搗碎成泥),三者一起入鍋水煎,取汁,調入蜂蜜15克,即可溫服。 梨子汁:梨子100克(洗凈去核,切片),川貝母5克(搗爛),桔梗8克,一起入鍋,水煎約10分鐘,再加入菊花10克,再煮5分鐘,去渣取汁,加入冰糖適量,即可溫服。 ![]()
3肺燥咳嗽 銀耳梨膏:銀耳10克(浸軟洗凈),梨100~150克(去核,切片),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同煮,待銀耳軟爛、湯稠時加入冰糖15克,溶化后即可溫服。 雪梨白藕汁:雪梨去皮、核,白藕等量去節,切碎,絞榨取汁,代茶頻飲。 更多教育資訊,學習方法盡在:太原小升初中考高考藝考家長幫!關注微信公眾號,孩子的問題工大幫您解決!也可以撥打4006363138讓學科分析老師即刻答疑。 ![]()
|